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外部强化
B
自我强化
C
直接强化
D
替代强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替代强化。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了自我强化、直接强化和替代强化。其中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故D项符合题意。
A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B项:自我强化指对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直接强化是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题集
相关试题
74.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
46.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举一反三”体现的是逻辑思维,“一题多解”则体现的是( )。
18.1930年的《新教育大纲》在上海出版,这是我国现代史上第一本比较系统全面地阐述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著作,其作者是( )。
13.某学生在上课时表现得十分活波,思维敏捷,但注意力容易转移,对于事物的喜好也是三天一变,根据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进行分类,该学生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
64.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 )。
“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人类才存在,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我们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孔德的这句话体现了他对教育目的所持有的观点是( )。
28.周恩来在南开中学就读时,曾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走向,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15.小美一来学校就把自己的作业交到了讲台上,突然小美想到自己的作业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就去讲台上找自己的作业,结果发现班里的调皮鬼小张在自己的作业上泼了墨水,小美顿时很生气,双目怒视,咬牙切齿地看着小张。小美的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4.教育发展史上,属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张的教育家及其论著是( )。
1.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他把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其中,6—12岁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7.临睡前学习效果一般较好,确切地说,这是因为该阶段学习主要不受( )的干扰。
33.涂老师打算带领学生去爬山,在这之前练习了一些爬山的技巧,对爬山技巧的记忆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