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成功弹窗点击
失败弹窗点击
警告弹窗点击
提示弹窗点击
A
刺激与反应
B
同化与顺应
C
平衡与守恒
D
尝试与顿悟
正确答案 :B
解析
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同化与顺应。同化指的是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过程。 顺应指的是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
相关试题
40.系统脱敏法的理论基础是( )。
我国古代的( )认为获得知识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个途径。
17.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 )
15.张老师在进行德育活动时,既理解爱护学生,又指出他们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从不降低要求,通过爱与民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张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德育的( )原则。
26.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的是( )。
7.以下技能属于操作技能的有( )。
1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 )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5.教育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 )。
如果某学生认为,凡是遭到批评的行为都是坏行为,而不会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行为, 这个学生的道德发展应该处在柯尔伯格所说的( )。
清政府于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亦称( ),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5.为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 )。
50.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 )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