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解析
本题考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提出了著名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其中,三水平分别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1)前习俗水平又包括了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功利主义定向阶段。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儿童只会根据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
(2)习俗水平包括了好孩子定向阶段、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处于习俗水平的儿童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和认识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
(3)后习俗水平包括了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原则定向阶段。处于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其行为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本着自己的良心进行道德判断。
相关试题
20.有的人说:“我读博士的目的就是想知道我所在领域的前沿问题在哪里,并体验如何去解决它。”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
6.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是强调( )的重要性。
15.小丽和小明是同班同学。小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希望老师能够讲述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小明学习稍吃力,希望老师能够多讲一些习题多做练习。尽管两名同学对老师的要求不同,老师选择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保证课堂进度的同时适度练习,同时让学生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这个案例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学习“杠杆的力臂原理”后在接触定滑轮的知识,理解了定滑轮实际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样的学习是( )。
36.“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体现的是教育的变迁功能。
二、判断简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31.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程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迁移。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的工作具有( )的特点。
五、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43.某小学三一班学生在学校的音乐教室里上音乐课,音乐老师刘某弹钢琴时,坐在下面的王同学一直在说话。刘老师开始“警告”王同学,在课堂上不要讲话了,如果再讲话就用胶带纸把嘴巴封起来。但9岁的王同学没有听老师的话,又开始自言自语,这回刘老师火了,立刻站起来走到王同学跟前,掏出一段封箱胶带贴在了他的嘴上。在场的同学一下子哄堂大笑,而此刻的王同学却大哭起来,但刘老师见状没有理会,继续上课。就这样,王同学被封住嘴巴上完了大半节音乐课,下课后在同学们的笑声中一路哭回了教室。下课后刘老师将此事告诉班主任容老师,容老师根据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要处罚王同学。学校中有这样的规定,学生迟到每次罚款1元,旷课一次罚款2元,上课说废话罚款5元,不上课间操一次罚款1元,教师迟到一次,罚款10元,教师旷班罚款20元。 容老师依据该规章制度罚王同学 5 元钱。放学后,王同学情绪低落回到家中,嘴巴因为受到胶带粘贴而出血,家长询问王同学是怎么回事,王同学闭口不谈。第二天,家长带着王同学到学校讨说法。(1)本案中两位老师和学校的做法侵犯了王同学什么权利?(2)本案中王同学的医药费由谁承担?
14.( )强调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重构者。
4.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32.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的发展是不利的,一旦发现应取消其存在。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处于()时期的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喜欢自己动手,不愿意完全依赖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