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成功弹窗点击
失败弹窗点击
警告弹窗点击
提示弹窗点击
A
罗特——控制点理论
B
维纳——完形顿悟理论
C
阿特金森——动机归因理论
D
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
E
德韦克——成就目标理论
正确答案 :B C
相关试题
15.努力是学生最佳的归因风格。( )
6.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
训练学生估计不同大小长方形的面积,一段时间后,测试结果发现学生估计长方形面积的能力提高,而估计圆形面积的能力并未提高。这个实验可以支持( )。
3.学校教育不仅明显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而且能够依依据社会的要求和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地、切实有效地培育人才,并明显区别于家庭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 )
4.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
33.我国《教育法》规定:“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这属于( )。
7.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有很多,其中( )是最主要的因素。
7.某中学举办心理健康周活动,还创建“心语小苑”等心理咨询室,希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1.( )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
8.“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体现了人的需要具有选择性。( )
10.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 2000 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 )。
8.某老师在进行《赠汪伦》的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在脑海里形成主题画面,再带领学生吟诵,配上离别的音乐,加上适当的动作,帮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