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对
相关试题
4.荀子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体现了直观性的教学原则。( )
29.王老师在教学中非常关注学生的成绩,为此他总是在课前积极地备课。由此可见王老师很可能处于教师发展的( )。
7.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专门文艺大学是鸿都门学。( )
11.我国学制的确立与发展,经历了数个重要的时期和阶段。下列选项对于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不定项】4.以上案例对我们的启发是( )。
17.小明通过不懈地努力,他终于考上城里的初中,来到新学校的他,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里有35个教学班级,每个年级都有固定的场所,上下课时间也是规定好的,不允许随意的打破。关于小明的初中所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说法正确的是( )。
4.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提到:“一个人如果学会了什么事情,要想使他记住,要想鼓励他前进,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使他教给别人。”洛克的观点与下列哪句话相一致?( )
31.果果代表学校参加区里的演讲比赛,却没有拿到任何奖项,果果认为失败的原因是自己的准备不够充分。根据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果果的归因属于( )。
19.妈妈在炎热的午后准备了两碗绿豆汤,里边的糖分是一样的,都为10g。兰兰觉得不够甜,往其中一碗豆浆中继续加糖,当再加入10g的时候,兰兰刚刚可以察觉出这碗绿豆汤比另一碗绿豆汤变甜了,刚才再次加入的10g糖属于( )。
25.上幼儿园的赫赫总是喜欢给正在干活的爸爸递各种各样的工具。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赫赫所处人格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
22.到了冬天,农民饿得厉害。一天晚上忍不住敲开了财主家厨房的门。农民恳求仆人让他靠近灶头暖暖身子, 仆人答应了;过了一会,农民从怀里掏出几块石头,恳求仆人把灶炉借给他,让他做一顿“石头汤”,仆人很好奇并觉得没什么损失便答应了;“石头汤”熬得差不多,农民向仆人借点盐,仆人二话不说给他拿来了盐, 顺道看到灶台的几片菜叶、砧板上一些肉末,都一股脑放到了“石头汤”里,农民便吃到了入冬以来最丰盛的一顿汤。这个故事体现了印象形成效应中的( )。
25.古德莱德是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其对课程概念体系进行了划分。以下对于其划分的课程类型说法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