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0~2岁
B
2~7岁
C
7~11岁
D
11~16岁
正确答案 :D
解析
【金标尺答案】:D 解析: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把个体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0~2岁为感知运动阶段,2~7岁为前运算阶段,7~11岁为具体运算阶段,11~16岁为形式运算阶段。
相关试题
21.以下关于德育过程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60.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主要侵犯了学生的( )
79.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谈起初为人师时的一段经历:一天,我放在讲台上的备课本竟然被人撕烂了两张。我火冒三丈,知情人立即揭发出撕本子的人。我一看那个学生,心理咯噔一下,愣了。我思虑良久,对全班同学说:我先向大家做个检讨。昨天,因这位同学写字潦草,我一气之下,将他的本子撕为两半。我不该这样做,我撕了他一个本子,而他只撕了我两张纸,说明他还是给老师面子的,他比我好。教室里静静的,几十双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我。第二天早上,我的办公桌上端端正正地放着一个和我的备课本差不多大的新本子。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角度看,于老师的教育行为( )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
66.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规律包括( )。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较为繁重,“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教师”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学校管理混乱,教师与领导沟通不畅,教师常常处于应付教学活动的状态,因而导致教师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此材料说明造成教师这种压力的原因是( )。
74.一位物理教师在讲光电效应前,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路边上的电灯怎样才能够做到不用人管,天一黑就都亮了,天一亮就都灭了?言语不多,却像磁石一般吸引住了学生,使他们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此材料说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是( )
20.在对待师生关系方面新课程强调( )。
一个男人想结婚,但又怕结婚后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
46.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证实了儿童思维带有明显的特点,即( )。
“全面系统地掌握感性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把整个问题分解为局部,使矛盾充分暴露,再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主要矛盾。”这句话描述的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