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上层建筑
D
政治经济制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促进着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更新。在14世纪以前,学校教育中自然科学的课程,一般只有算术、几何、天文等学科;到了14至16世纪,学校中增加了地理和力学;17世纪以后,又增加了代数、三角、物理、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等学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原子物理、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激光、海底开发、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新兴的科学技术,逐渐纳入了学校的教学内容。故本题答案为A。
相关试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这里包含的教育法律规范构成要素( )。
50.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起点和前提是( )。
23.学校对未成年人不承担监护责任。
24.学生在掌握蔬菜的一般特性之后,再学习青菜、萝卜、黄瓜等蔬菜的具体特性,这类学习属于( )。
3.针对上述两位教师的做法,评价正确的有( )。
48.教育部有权制定( )。
2.真正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的是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43.关于教育法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4.从上述案例,你能得到的启示有( )。
3.心理相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基本的伦理关系,也是我国新型师生关系最本质的特征。
9.泰勒课程设计的四个步骤包括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和( )。
10.为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进行的测验是形成性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