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内发论
B
外铄论
C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
个体本位论
正确答案 :B
相关试题
13、课程有不同分类标准,根据任务分为( )。
孔夫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 )。
1.鲁班由“茅草划破手”这一现象引发思考,发明了锯子,这种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属于( )。
(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26、27、任选1小题作答)26、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2)指导中学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课导人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27、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如何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该知识,拟定教学目标。(2)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针对重点难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25、(1)请你对本案例中马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2)谈谈导致上述教学片段的主要原因,在你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该如何避免?
11、英国心理学家( )在20世纪初最早对智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说。
17、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生动而鲜明的形象来帮助记忆,这是使用了( )。
4、我国科举考试使用的教材主要是( )
1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 )。
5、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要做到( )
12、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 )
1、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三基”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