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750
B
600
C
500
D
2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B 【解析】计算问题。
解题重点:利用比例法求解题干所求。
解题过程:根据“分发的图书数量与部门人数成正比,4个部门的人数分别为15人,20人,50人和75人”,可得分发图书数量之比为15∶20∶50∶75=3∶4∶10∶15,共计3+4+10+15=32份。一共图书为1600本,即每份为50本。下发图书量最大的部门比图书数量最小的部门相差15-3=12份,即12×50=600本。
故本题答案为B项。
相关试题
45.科学家研究发现,将年龄因素考虑在内,女性的大脑皮层往往比男性要厚得多,皮层 下区域中,男性的脑容量都多于女性, 一般而言,大脑皮层越厚,皮层下脑容量越大,人的 认知和一般智力测试中有更好的表现,在研究员观察这些皮层下区域相对于整个脑部的大小 时,这些差异就比较接近了:只有14个区域是男性的脑容量大于女性,还有10个区域是女 性容量大于男性,不同男性的脑容量和大脑皮层厚度也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比女性之间的差异要大。由此可以推出:
都察院是明代设立的重要监察机构,为风宪耳目之官,总负正风肃纪之责。明代对其所属监察御史的选用要求,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官吏。除了普遍性的清正廉洁这一操守要求外,还十分看重其“介直”“骨鲠”的个性。在任职资格上,明英宗正统年间,开始打破了新仕进士不得除授御史之职的规定。明中叶后,监察御史选用“多不得人”,管理御史的“宪规”“条约”成为空文,御史不断参与到朝廷的政争之中,使明代官僚体系的有效监督、净化能力不断削弱,这是明代政治日趋腐朽、不断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 这是一篇论文的摘要,论文中最不可能论述哪项内容( )。
甲、乙、丙3个单位订阅同一种报刊。已知3个单位一共订了12份,其中,每个单位订阅数量不少于3份,但不超过5份,则这3个单位的报刊订阅数量有多少种组合?( )
58.__________,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欧 洲文艺复兴运动中,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达 ·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蒙田、塞万提斯、莎士比亚 等文艺巨人,发出了新时代的啼声,开启了人们的心灵。在谈到文艺复兴运动时,恩格斯说,这“是一个需要 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在我国 发展史上,包括文艺在内的文化发展同样与中华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先秦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 兴盛局面,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鼎盛期。20世纪初,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发端于文艺领域的创新风潮对社会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全民族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引擎。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题4】小王对小李说:“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的岁数的时候,你才15岁。”小李对小王说:“我的岁数和你现在岁数一样的时候,你39岁。”那么小王和小李现在各( )岁。
某单位26人需要安排在ABC三种不同工作岗位上,发现不能胜任A岗位的有3人,不能胜任B岗位的有2人,不能胜任C岗位的有1人,其中,不能胜任两个及以上岗位的2人,三个岗位都不能胜任的1人,该单位多少人能够胜任所有岗位工作?
某单位26人需要安排在ABC三种不同工作岗位上,发现不能胜任A岗位的有3人,不能胜任B岗位的有2人,不能胜任C岗位的有1人,其中,不能胜任两个及以上岗位的2人,三个岗位都不能胜任的1人,该单位多少人能够胜任所有岗位工作?
某公司需要选派几名员工前往分公司,但由于某种特殊关系,人员分配需满足以下规律:(1)若选甲,则乙也要选;(2)只有不选甲,才能不选丙;(3)要么不选丙,要么乙和戊中有人不被选中;(4)除非不选丙,否则选丁。若不选乙,则下列选派正确的是( )。
24.有研究认为,赤潮是近岸海水受到有机物污染所致,当含有大量有机物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废水流入海洋后,赤潮生物便会急剧繁殖起来,从而形成赤潮。因此有人认为,只要限制有机物污染海水,就可以有效减少赤潮。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
某办公室有张、王、李、刘、陈五人,其中张、王、李对五人年终评优的结果推测如下:张:如果陈没有被评定为优秀,则我也不会被评定为优秀。王:我和刘、陈三人要么都优秀,要么都不优秀。李:如果我被评定为优秀,则王也被评定为优秀。评定结果出来后,发现三个人的预测都是错的,则最终有( )个人优秀。
35.生活中,选择仰卧睡姿的人群占比较大,这种睡眠姿势不会压迫体内脏腑等器官,可以减轻内脏、胸腔的压迫感,还可以让脊椎部位成一条线,能有效缓解颈部、背部酸痛的症状。同时,它也是美容觉的最佳姿势,因为脸部不会因枕头挤压而产生皱纹,可以放松皮肤。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近日,某国宇航局的火星车在对火星进行探索时,发现了类似丹麦海岸上的圆形鹅卵石。研究者认为这将是第一个能够证明火星上曾出现水流的证据,这一发现也进一步支持了“火星曾出现适居环境”这一理论。 要得到上述结论,最需要补充的前提条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