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榜首
B
问鼎
C
夺魁
D
伯仲
正确答案 :A B 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榜首”原指科举考试录取名单告示上的第一位。多指首位或第一名。“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觊觎侵占别国,也比喻希望在体育等赛事中夺冠。“夺魁”指夺取第一名。故本题答案为ABC。 D项:“伯仲”指的是兄弟排行次第,伯指老大,仲指老二,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优劣高下。
相关试题
袁世凯死后,从此北洋军阀分化出来的派系有( )。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千头万绪的任务中,中心工作是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
86.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按照公文的行文和拟制规则,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投资收益递减系指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会越来越少。
33.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中的“丝”是一种矿物质。( )
我国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
33.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可以担任( )。
1979年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 ),后于1980年3月将其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
关于刑罚的期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有关公文格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15.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按照公文的行文和拟制规则,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35.小学生甲和乙在学校发生打斗,在场老师并未制止。甲踢中乙腹部,致其脾脏破裂。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