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B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C
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D
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正确答案 :A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 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六)多次偷窃;(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八)吸食、注射毒品;(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故 A 项符合题意。
B、C、D 项:三项均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中的“不良行为”。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备注:该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2 修订版),但《中华人民共
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于 2020 年重新修订,建议备考时以最新法条为主。
故本题答案为 A。
相关试题
4.张老师在教学综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和记忆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张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的教育理念为( )。
27.初二(5)班教学半期考试,甲乙丙三位同学都得了84分,甲很高兴地说:“我从来没得过这么高的分数。”乙平静地说:“嗯,这和我的估计差不多。”丙却非常沮丧:“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怎么得这么低的分。”三位同学的对话反映了他们在学习上的( )。
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较为持久的行为变化,因此学习结果将会以行为变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
4.下列表述体现了个体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特征的有( )。
14.根据艾森伯格的理论,当学生帮助他人的原因是“我帮助他是因为他需要帮助”的时候,表明该生的亲社会行为已经达到移情取向水平。( )
7.国家课程具有普遍适用性,但难以顾及各学校的特殊性。( )
9.下列关于教育法律事实、教育法律关系和教育法律规范三者之间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40.教育局在检查学校工作时,认为学校食堂卫生不合格,要求其停业整改。该学校认为食堂卫生检查没有卫生部门的参与,仅由教育局作出检查结论,检查结果不可信,遂提出申诉。该事件反映出的教育行政执法原则是( )。
31.对考试焦虑进行心理辅导时,不宜采用的做法是( )。
1.某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讲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这主要体现了教育的( )。
8.某小学五(2)班的李老师怀孕了,她有时会因为做产检或身体不舒服而请假,学校便会让其他老师来顶替李老师上课。该班的家长认为李老师请假次数太多,影响了孩子学习,要求学校换老师。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14.王老师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带领学生一起用剪刀和胶带将平行四边形“变”成了已经学过的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王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