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新型的师生观是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相关试题
二、判断简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31.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
36.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7.“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教师的工作具有( )。
30.( )是教师在对学生、学生家长、同事以及对社会、学校、职业履行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责任感和道德自我评价能力。
14.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
6.《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
五、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43. 生活中人们常说,温故知新,熟能生巧。学习中老师也经常要求学生要有一定数量的重复练习。学生要获得知识,不能没有复习,但是复习却要讲求方式和方法,要适度。(1)请分析几种重要的遗忘理论。(2)请问怎样组织复习才能减少遗忘,提高记忆效果?
32.综合课程倾向于打破学科的界限,以儿童的活动作为组织课程的基础。
22.( )把学习归结为刺激(S)-反应(R)的联结形式。
4.促进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所预期的( )。
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不得以( )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