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掌握数的顺序
B
知道数的实际意义
C
掌握数的组成
D
能辨数
正确答案 :C
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心理学——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
幼儿掌握数概念包括三个部分:(1)掌握数的顺序。一般3岁幼儿已经能够学会口头数10以内的数。这时,他们记住了数的顺序,但是并不会真正去按物点数物体。(2)掌握数的实际意义。当幼儿学会口头数数以后,逐渐学会手口一致地数物体,即按物点数,然后学会说出物体总数,这时,可以说是掌握了数的实际意义。这阶段幼儿已具备了初步的计数能力,但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数概念。(3)掌握数的组成。掌握数的组成是幼儿形成数概念的关键。幼儿在掌握了数的顺序和实际意义以后,逐渐能够学会用实物进行10以内的加减。形成了真正的数概念。故C项符合题意。
A、B、D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试题
4.开学考试成绩能够预测入学学后的学业成绩,这说明该测验具有较高的( )。
1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由( )制定的。
3.出生后头半年是婴儿认知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手的真正触觉探索的开始是()。
2.幼儿常把没有发生或期望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说明幼儿()。
5.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 )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1题)22.材料: 研究者刘某发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请那几个幼儿发言,有些幼儿茫然端坐,从不举手,她疑惑地询问一个不举手的幼儿,得到的回答是:“反正举了手老师也不会叫我。” 问题:请从学前教育原则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来论述这种现象。
20.简述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的方法。
21.简述如何促进幼儿想象的发展。
15.到2025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以上,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发展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36.未成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 )周岁或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的状态。
23.材料: 星期一,A老师埋怨地说:“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师接着说:“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问题: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老师的教育观点并提出教育建议。
7.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这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