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抽象性
B
直观性
C
逻辑性
D
概括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思维——思维的特征。
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它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过程,其主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其中,思维的概括性包含两层含义:①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质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②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题干中,学生掌握了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因为其得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其思维具有概括性。故D项符合题意。
A、B、C项: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试题
4.再造想象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与人们的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8.把枣树、苹果树、梨树等依据其根茎叶果等共性统称为“果树”,这是思维( )的体现。
1.下列属于再造想象的是( )。
5.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包括( )。
7.课堂上,当老师读到“傣家竹楼”的时候,同学们头脑中出现了傣家竹楼的形象。这种现象属于( )。
14.( )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
2.学生根据课文《夸父逐日》描述想象出夸父的模样,这属于( )。
12.小明在一篇作文中,创造了一个英雄人物,这种现象属于( )。
6.言语是社会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具有的灵活性。
25.当需要不能满足时,人们可以借助想象从心理上得到满足。这体现了想象的( )。
24.听到“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头脑中出现相关的图像属于再造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