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25~28题
193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诞生。如今,电影节已成为推动电影艺术发展与交流,促进电影人之间交往合作,以及国家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有人形象地将电影节比作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作为城市软实力的①,电影节以自身影响力塑造和提升着城市的品牌形象。当城市文化、风土人情与电影交流融合在一起,一座城市变得更有温度、熠熠生辉。
而北京,始终与中国电影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116年前,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推开中国电影的大门,其诞生地就在前门外的丰泰照相馆。当下,北京为中国电影文化和电影产业的发展发挥 ② 的作用。据统计,2020年,全国年度票房排名前十的影院中,北京占据6席,全年北京出品电影达185部,位列全国榜首。北京理应成为电影人干事创业的热土,更应孕育具有引导力的电影节。
放眼全国乃至世界,电影节在北京举办所拥有的优势资源非常可观。首都拥有无可比拟的条件,立足首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背靠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北影节__是北京发展的一面镜子,__可以成为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一个指数,__向世界展示北京形象,讲述中国故事。
“我们致力于将北影节打造为首都的文化金名片,使之更好地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的高品质生活。”第十一届北影节组委会副主席、秘书长余俊生说:“立足‘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立足北京‘四个中心’和‘影视高地’的建设大局,北影节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加快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电影节。”
今年北影节主题是“新机·新局”,这样一届富有开阔视野和创新精神的电影节,给我们带来更多信心和底气。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征程中,北影节会留下铿锵足音。我们也有信心期待,经由电影这一特殊媒介,国与国、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汇聚沟通,有望促成一个更加包容、开放和多元的美好世界。
A
北影节堪称一场国际性文化嘉年华
B
电影产业勃兴的“北京方案”
C
电影节与城市相映生辉
D
北京成为电影人赖以生存的创业热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事考帮答案】C 。主旨概括题。文段第一段首先指出电影节对城市软实力发展的重要性;第二到五段通过“北京电影节”举例说明,具体阐述北京电影节对北京发展的好处。故文段为总分结构,重点强调电影节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对应选项,C项当选。A、B两项,“北京方案”、“北影节”为例子中的内容,非重点,且两项均未体现电影节与城市软实力的关系,排除;D项,“北京”为非重点内容,且偏离主体“电影节”,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项。
相关试题
93. 根据资料内容依次填入划线部分,最合适的一项是( )。
78. “诸葛亮”对于( )相当于( )对于“教育家”。
99.2021年1-5月,M省第一产业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速较第二产业( )。
52.现要布置一个圆形的会场,已知会场周长为300米,须每隔15米放一盆绿植,再在相邻的两盆绿植中间摆放两盆花,则分别需要绿植和花各( )盆。
20. 临帖就是学音乐的练谱子,只有反复进行摹仿和练习,才能使自己下笔就合辙就范,写出的字具有传统书法的法度和神韵。如果不临帖,老是按照自己原有的写字方法和习惯练下去,或者____,任意挥洒,那么其结果只能是____,越练越糟。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48. 在党史知识竞赛某一环节中,有50人完成了加试的两道试题,已知做对加试第一题的有45人,做对加试第二题的有18人,若合格者至少要做对加试的两道试题中的一题,且所有人都合格,则只做对了加试第一题的有( )人。
( )对于 氧气 相当于 还原性 对于( )
96.2021年4月,M省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同比增长约( )。
50.在陶瓷、稀土、合金、有机硅等新型材料中,有一种材料具有十分独特的优越性,它就是被誉为“新材料之王”的碳纤维。小到球拍、钓鱼竿等民用产品,大到飞机、卫星和导弹等高精尖设备,都是碳纤维大展身手的领域。正是因为有着耐高温、耐腐蚀、重量轻等诸多特殊性能,碳纤维一直以来都是国外进行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的战略物资。再加上碳纤维的制造难度高、工艺复杂等原因,导致我国碳纤维的研究和发展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处于落后状态。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00.缺
81. 白天无论是坐还是站,脊椎骨节间的软骨层都承受着骨骼的重力压迫,使得髓核内的液体被排出,骨骼之间的空隙缩短。到了晚上排出的髓液最多,而经过一夜睡眠平躺后没有重力对脊推挤压,液体又回渗进髓核,使椎间盘得以膨大。据此,可以得知( )。
82. 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简·格里斯夫与其同事们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在金星大气中,存在磷化氢痕迹所特有的光谱特征。科学家们表示,这种气体的发现意味着金星上可能有生命体存在。下列最能解释上述论断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