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夏代
B
商代
C
东周
D
西周
正确答案 :A
解析
夏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相关试题
由于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
18.有的教师经常变换自己的服装或突然烫了发,这在上课时就成了新异刺激物,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为了不影响上课,烫发的老师要在上课前利用早读时或课间休息时,先到讲课的班级中去,与学生接触,让学生的新异感在课前发生,让他(她)们看个够,那么到了上课时教师的发型或服装就不成为新异的刺激物了,之所以这样是为了避免( )的消极作用。
34.学生具有认知发展差异,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课程是学生的精神食粮,课程内容的质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学生智力、品格、体质的发展,”试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阐述课程及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的重大意义。
27.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①行政复议 ②民事诉讼 ③仲裁 ④教师申诉
22.( )把学习归结为刺激(S)-反应(R)的联结形式。
简述教师专业成长阶段理论。
6.《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
7.“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明教师的工作具有( )。
13.中小学“双基教育”是指( )的教学。
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不得以( )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习俗水平包括( )这两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