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正向显性功能
B
正向隐性功能
C
负向隐性功能
D
负向显性功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功能。按教育功能的性质划分可以把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积极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了积极促进的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消极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了消极阻碍的作用。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可以把教育功能分为: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教育的显性功能是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显性功能的主要标志是计划性。教育的隐性功能是指伴随显性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具有较大隐藏性的功能。题干中,小黑经历了辛勤的耕作后,更加珍惜坐在教室里学习的宝贵机会,在学业上更加刻苦,这是一种积极的影响,体现了正向功能。学校组织学农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农耕生活,而学生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这是一种计划外的、非预期的功能,属于隐性功能。综合来看,学农的经历对小黑的教育功能属于正向隐性功能。B项正确。 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相关试题
19.“严师出高徒”等谚语在我国很流行,这是( )对人们的教育方式选择潜移默化的结果。
5.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27.在中国历史上,为集中权力统一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这体现了( )。
4.在当代中国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钱学森之问”“中小学择校热”和“精英大学农村学生减少”等一系列教育现象,主要受到( )的影响。
29.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28.“穷养儿子,富养女”的观点体现了( )论的观点。
10.“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表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22.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倾向于厚古薄今,时常感慨“今不如昔”,倡导“法先王”,教育上推崇“上所施而下所效”。这体现的教育价值观是( )。
25.( )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28.皮亚杰曾说过,“儿童具有他自己的真实的生活,而且不真正利用这种活动来扩展它,教育就不能成功。”这句话体现了( )对人的发展作用。
3.列谚语或故事中,哪些体现了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 )。
3.小王在3岁的时候已经能认识很多100以内的数字了,都是一篇古诗都不会背诵,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