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发展适宜性原则
B
价值性原则
C
基础性原则
D
兴趣性原则
正确答案 :A
解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选择的基本原则。
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针对当时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提出了发展适宜性原则。学前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都是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促进每一个儿童在现有水平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限度的发展。课程内容即要符合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即难度水平处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故A项符合题意。
B项:价值性原则指有效的学习首先依赖于有价值的学习内容,课程内容选择的本质就是价值判断。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基础性原则指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应该设计人生发展的基本内容,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选择课程内容时,要选择那些有助于儿童获得基础知识、发展智力和基本能力、形成基本态度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兴趣性原则指遵循兴趣性原则,在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时候,首先应考虑儿童感兴趣的、关心的事物。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
相关试题
1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由( )制定的。
36.未成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 )周岁或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的状态。
20.简述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的方法。
12.简述启发性原则及其要求。
5.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 )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
5.中国创办最早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
23.材料: 星期一,A老师埋怨地说:“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师接着说:“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问题: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老师的教育观点并提出教育建议。
7.最早进行遗忘研究的是( )。
4.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情感、有动机、有想法,这反映了幼儿()。
21.简述如何促进幼儿想象的发展。
10.幼儿形成数的概念的关键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题)16.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_____、_____、_____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