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三叶虫化石数量较多
B
三叶虫化石保存完好
C
三叶虫地域分布广泛
D
三叶虫没有竞争对手
正确答案 :D
解析
41. D 【解析】细节理解题。A项,由“相比其他留下很少化石的生物,科学家更容易在地层中找到三叶虫的化石”可知,科学家能够充分了解三叶虫的原因包括三叶虫化石数量较多,该项表述正确,排除;B项,由“三叶虫化石大多保存在质地细致的石灰岩或页岩中,因此,不仅外壳的特征能够被观察得很清楚,而且有时其内部构造也能被看得很清晰”可知,科学家能够充分了解三叶虫的原因包括三叶虫化石保存完好,该项表述正确,排除;C项,由“三叶虫能够在各地迅速繁衍”可知,科学家能够充分了解三叶虫的原因包括三叶虫地域分布广泛,该项表述正确,排除;D项,由“寒武纪海洋中比三叶虫更大更凶暴的动物并不多”可知,三叶虫的竞争对手仅为不多,并非没有,“没有竞争对手”表述过于绝对,当选。故本题答案为D项。
【文段出处】《地球海洋中的第一个生命“王国”——三叶虫世界》
相关试题
甲、乙、丙、丁四个人负责考试阅卷,共270份,如果甲多阅卷10份,乙少阅卷10份,丙阅卷份数乘2,丁阅卷份数除2,那么四人阅卷的份数恰好相等。甲实际阅卷多少份?( )
47. 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内容生产拥有众多节点,短视频生产助长了开放式、扁平式的去中心传播格局。移动终端的发展释放了大众民意,传统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身份和议题设置权被进一步削弱。内容生产与分发呈现“千人千面”的局面,用户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不断激发民众在内容生产上创新,视频内容及题材表达由理论性、严肃性、注重内容建设,向碎片化、生活化、注重视听效果转化,多元社会思潮成为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变量,网络舆论的众声喧哗成为网络内容生产新常态,内容供给呈现去中心化趋势。 作者不可能赞同下列哪一观点?( )
龙井茶:普洱茶
甲、乙、丙、丁四个人负责考试阅卷,共270份,如果甲多阅卷10份,乙少阅卷10份,丙阅卷份数乘2,丁阅卷份数除以2,那么四人阅卷的份数恰好相等。丙实际阅卷多少份?
45.从历史上看,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各省(区市)的城市化大致处于共同进步的阶段,除了上海这样早就有市场经济元素的大城市外,绝大多数地区都需要经过一个农村转向城市的“原始积累阶段”。而进入新世纪之后,国内城市之间发展差距变大,不同层级的城市规模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轨迹,一线城市更容易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而一些二三线城市也不甘落后,纷纷加入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这两年兴起的二三线城市的“抢人竞争”就是基于这种背景出现的,这是中国城市化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在一线城市格局逐渐明确之后,对二线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地区的抢夺,则成为新一轮的竞争。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
李老师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一台电脑。买时第一个月付2000元,以后每月付1000元,或者前一半时间每月付1500元,后一半时间每月付750元。两种付款方式的付款总数、时间都相同,这台电脑的价格是( )元。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党的领导主要是( )的领导。
甲、乙为浓度不同的糖水,若将20克甲糖水与10克乙糖水混合可得到浓度为12%的糖水,若将12克甲糖水与60克乙糖水混合可得到浓度为15%的糖水,则甲、乙糖水的浓度分别为多少?( )
23.(2020·广西钦州)社会事实,指的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一类具有非常特殊性质的事实。这类事实存在于个人之身外,由具有使个人不能不服从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构成,对于个人的行为具有约束力和强制性。它潜移默化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个人如果触犯它就会受到惩罚。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不涉及社会事实?( )
42. 地球上的各个角落都存在生命繁殖。云朵里也不例外。国外一研究团队发现,在其设计的一个名为“吸云器”的过滤装置里,微生物的密度为每毫升一万个至十万个不等,与自来水中一致。随后,某生物学教授证实,云朵里的藻类、菌类、细菌、病毒都非常活跃,大气就像微生物的栖息地,尽管这些微生物中的大部分对人体无害,但多位生物学家指出,它们仍可能会传播疾病,而且传播距离可达数千千米。 适合作为这段文字的标题的是( )。
44.利用诸如高密度脑电图和颅内记录等技术来近距离观察神经元之后,科学家发现,通常用于表征睡眠的慢波并不会在大脑的所有区域同时产生,而是局限于部分区域,而其余区域则观察不到。这一发现表明,同一时刻大脑各区域的睡眠状态并不一致,人类存在“局部睡眠”现象。下列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推论的是( )。
33.中华传统价值体系是民族之“根”。培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展示的政治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所呈现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表现的_____。“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传达的献身精神。流淌在一代代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激励着我们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