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启发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正确答案 :B
相关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不是凭借教授知识,而是凭借提问刺激对方思考,使对方通过思考亲自发现真理。提出这种教育方法的教育家是( )。
16.在上地理课时,教师在课堂上利用PPT给学生直观地展示地球的形状和位置,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教材。这属于教学过程的( )阶段。
三、材料分析题24.杨老师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导入∶同学们,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甲猴一块。乙猴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乙猴两块。丙猴更贪吃,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了丙猴三块。老师想问问同学们,是不是最贪吃的丙猴分得最多呢?猴王为什么要这么切呢?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你就清楚了。(1)评价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导入环节。(2)小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常用的导入方式有哪些?
10.李老师在教学生区分形近字“渴”“竭”“竭”“谒”时,将四个字相同的右半部分用白色粉笔写出,相异的左半部分用彩色粉笔标出。李老师运用了知觉的( )。
8.一线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和本单位的成员进行共同合作,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属于( )。
19.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径和措施是( )。
11.学生动作的执行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过程是智力技能形成的( )阶段。
10.某学生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并且具备补偿与可逆的思维能力。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该生的认知发展处于( )。
3.张老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交通协管员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张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三、教学设计题2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2)如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
2.对于“教育”的理解,不同的学术流派有不同的思想主张,其中道家主张教育要( )。
7.依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主要关注“我怎样上好一节课”的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