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解析
惩罚是指当有机体自发做出某种反应后,随机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以期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教师在对学生运用惩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它只能暂时抑制行为,而不能根除行为;(2)必须谨慎运用惩罚,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3)一般来说,尽量少用惩罚,在必要时才用。经常惩罚孩子的教师或家长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惩罚的目的可能没有达到,反而使孩子学会了粗暴的不顾别人自尊的处事方式;(4)惩罚应运用及时,惩罚紧紧跟在错误的行为后,与错误行为建立联结。
相关试题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这一观点表明高智商的父母就一定可以培养出聪明绝顶的后代。
小组活动的形式包含学科小组、技术小组、_____________和体育小组等四种形式。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______________是一个人最高级的需要。
二、判断题(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每小题1分,共25分)教师应该自觉抵制学生家长的吃请和送礼,做到廉洁从教。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简述学生应该如何进行学习时间管理。
简述一节好课的衡量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冯忠良教授通过研究,提出了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表达的意思是直接经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研究发现,最佳的动机水平和作业难度密切相关。当任务( )的时候,最佳动机水平较高。
( )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展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
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
《教育漫话》是教育学科建立时期的代表人物( )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