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对
解析
在学习过程中,过度学习是必要的,但并非过度学习的量越大越好,当过度学习达到150%时,学习效果和记忆效果最佳。由此可知,张林同学还需要读的遍数为:10(遍)×150%=15(遍)-10(遍)=5(遍)。故本题说法正确。
相关试题
2.为什么?
24.学生在掌握蔬菜的一般特性之后,再学习青菜、萝卜、黄瓜等蔬菜的具体特性,这类学习属于( )。
20.某校初一(1)班的班规规定“早读迟到者,罚做教室卫生一周”。该班同学李晓刚又迟到了,班主任找他谈话,李晓刚说:“班规是你说了算,又不是我同意的,我已经被罚了,你还找我干嘛?”可见,该班在制定班规时违背了( )。
40.初中生小慧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一次考虑多重假设,希望同时兼顾多个属性,这种认知风格属于( )。
21.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通过遗传获得的一些本能反射行为,如吮吸反射,属于儿童最初的图式。
5.针对上述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34.加涅认为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是( )。
13.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乐业敬业及努力奉献的风范和精神。这是教师的( )。
1.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治理国家的哲学家,提出此观点的人是( )。
根据学习迁移理论中的垂直迁移的定义,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垂直迁移的案例是( )。
8.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39.小羽很想知道为什么钉子、铁块会沉入海底,而用钉子与铁块等原材料做成的轮船却可以浮在海面上。为此,小羽在学习浮力这一章内容时十分专注。根据学习动机的分类,小羽的动机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