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解析
【参考思路】
1.破题
家庭教育主要在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且不说邀请素未谋面的退休教师进行家访是否正确单单是将该教师的教育方式搬用到自己孩子身上,就与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相背而行。如此“一刀切”式的家庭教育大可不必。
2.原因
逼着孩子砸毁自己心爱的玩具,对孩子进行打手心等体罚,也太过简单粗暴。我们看不到教育所必须的耐心沟通和循循善诱,只能看到所谓的“教育专家”依靠自身权威地位对学生进行的无情打压,难怪被网友吐槽为“霸凌式教育室息式教育”。
第一,“专家”对自身的夸大或者虚假宣传。这些“野生”教育专家往往通过贴上各种哗众取宠、不易查证的头衔,以各种夸张的话语和极端的操作来博人眼球细看赵菊英视频,选取的也都是敏感的亲子,家庭话题,尽管其言语行为粗暴低劣,但直击家庭教育痛点,在制作风格和手法上,也与大多数博流量的短视频上十分相似。
第二,家长存在教育焦虑,盲目跟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本是每个家长对孩子最美好的期待,但当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教育而忽略孩子的感受时,“期待”就变成了“焦虑”,也便给了这些所谓的“教育专家”可乘之机。家长们关心孩子教育的初衷是好的,但网络信息纷繁复杂,还是需要清醒甄别,要搞清楚什么样的教育是对孩子好,什么样的套路只是为了“围钱”,营造完整、平等、和谐、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别让“野生”专家登堂入室,毁了孩子的童年。
3.影响
须知对孩子的爱好进行武断、粗暴的干涉,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对孩子进行偏激的管教,盲目给孩子灌输“成绩大于一切”的想法,都是家庭教育的“毒药”,不但无法让孩子变得更健康、更优秀,反而会激发孩子的叛逆心理损害亲子关系,严重时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好的家庭教育应该培养孩子完善、坚强的心灵,接受和尊重孩子的天性,而不是通过粗暴打击和极端控制去打压孩子的个性,束缚孩子的成长。
4.措施
对于这样的“家庭教育”,应该明确说不。
第一,国家应该加快教育改革,规范“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不能让伪家庭教育指导泛滥,进一步加剧功利与焦虑。在公共服务方面,唯有继续加强教育改革,提供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环境,平衡各地的教育资源,缩小教学质量的差距,才能不断满足人人上好学”的需求,从而减少社会中的教育焦虑。
第二,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意识。家长要意识到,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重要的家庭教育方式是陪伴,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这里面没有什么“高招”与“捷径”,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拿出时间精力,和孩子共同成长。教育孩子不可以拿孩子的爱好与梦想作为牺牲品,学习成绩也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请对孩子多一些了解和信任,别让“-刀切”切断自己与孩子的感情。
第三,平台加强监督。作为“守门人”,必须尽到巡查账号、提示风险的职责,对于明显存在问题、导向歪曲的内容及时清理。同时要加强资质审核,提高知识付费课程准入门槛,建立方便快捷的投诉机制让浑水摸鱼乃至跨越红线者失甜头、吃苦头才能提升用户使用和消费体验,维护良好平台生态。
5.总结
近期播出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当女儿问妈妈自己是不是很有用时,妈妈回答道,啥叫有用?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啊。”话语朴实,却蕴含家庭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本质是爱,是启发,不是控制从爱出发,用心发现,就能找到教育的路径如此,再面对“霸凌式教育”和所谓“精英式教育”等陷阱时,才能建立起不受干扰的“免疫屏障。
相关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