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⑤①③②④⑦⑥
B
⑤②①④⑦⑥③
C
③②①④⑥⑤⑦
D
③②④①⑤⑦⑥
正确答案 :D
解析
首先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对比③⑤两句,③句论述观点即继承六书,⑤句讲二书的分类,无法确定首句。接着确定捆绑,⑤句提及“无声符字”和“有声符字”,因此应先论述“无声符字”再论述“有声符字”⑦句讲“无声符字”,⑥句讲“有声符字”,可以确定⑤⑦⑥的顺序,排除A、B、C三项。代入验证D项,语意通顺,逻辑连贯,当选。故本题答案为D项。
相关试题
某社区有100名老年人,为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拟举办插花、书法、太极拳和广场舞培训班,要求每个老年人至少报名参加一个班。已知四个班的报名人数分别为22、26、32、38,则同时报名参加四个班的人数至多是( )。
42.幸福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能力。高校要把培养大学生幸福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培养学生认知幸福、体验幸福进而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加强品德修养的重要时期。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大学生的品德修养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两个方面,这直接影响和决定其一生的幸福程度。面对世界局势的复杂多变,面对社会生活的纷纭万状,高校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创造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慢火车”穿行在_______之间,犹如舞动的针线,_______出偏远贫困地区一起奋斗、共同圆梦的画卷。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仪式感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并不一定是人生的重大时刻,任何数字都能被施以魔法,庄严起来,就像《小王子》所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这个诗意的描述很恰当,仪式感是一个与实践紧密相关的概念,并且,它是现代的。在农业社会里,农民的时间随着昼夜更替,春播秋种,作息完全可以依靠自然界的讯号,农民的时间是节气,不需要精确。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后可能介绍( )。
“慢火车”穿行在_____之间,犹如舞动的针线,_____出偏远贫困地区一起奋斗、共同圆梦的画卷。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91.一项研究显示,先让受试者参加消除某项偏见的学习,并给受试者播放与消除该偏见学习相关联的声音。之后,让受试者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同时重复播放那些相关联的声音,以重新激活消除该偏见的学习。结果发现,该偏见比睡眠前大大减少,且睡眠质量越高,偏见减少得越多。研究人员由此推测,睡眠干预可减少社会偏见与歧视。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
众所周知,进入网络时代,知识或信息的生产机制、传播机制都在发生着不同以往的巨大变化。依托于互联网提供的便利,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成为了信息传播源和知识生产者,类似于知乎这样的平台,更是成为新型的知识集散地。而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生活的融合程度越来越深,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互联网如一片浩瀚无边的信息海洋,自带信息提纯和净化的功能。一般而言,参与信息传播互动的人越多,虚假信息被淘汰的可能也就越大。特别是专业的知识交流平台上的频繁问答与互动,无形中构成了一种讨论和辨正的良性循环,推动人们的认识不断趋于理性、客观、科学。根据上述文字,我们可以知道( )。
9.小甲过生日,准备叫上小乙、小丙、小丁一起去户外烤肉,他们买了鸡腿、鱿鱼、牛肉三种不同的食物,并存在如下推测:①如果小丙买鸡腿,那么小甲买牛肉;②如果小丙不买鸡腿,那么小乙买鱿鱼;③只有小丁买了鸡腿,小甲才买牛肉;④除非小乙买鱿鱼,否则小丁不买鸡腿。由此可以推出( )。
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①2021年全市基础研究经费同比增长6.5亿元②2021年,全市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中,女性人员占比约为25.6%③2020年全市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超过700项④2021年全市发表科技论文超过出版科技著作的30倍
甲、乙、丙、丁四个小孩在院子里踢球,突然球飞向玻璃窗,玻璃碎了,房屋主人出来问四个小孩是谁踢碎的。甲说:是丁干的。乙说:不是我干的。丙说:是甲干的。丁说:甲是在诬陷。已知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说假话,那么踢碎玻璃的是( )。
4.为实现在CCTV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夺得冠军的梦想而努力学习。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他的学习动机中占主导地位的内驱力是( )。
________________。对于一般的城市供水系统来说,大多是采用一种水压进行供水,这导致闲时水量过大和忙时水量较小的情况。水量过大会导致水资源浪费,水量过小不方便居民生活。智能供水系统可以利用传感器来动态监控水流量,流量大时说明用水的人多,系统则自动调高水压;如果流量小则用水也少,系统则自动降低水压。根据流量调整水压不仅可以延长公共管道的寿命,也可以延长居民家庭管道、水表和阀门的寿命。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