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根据下列资料,做答5、6题。
【资料】一位数学老师在教《圆的周长计算》一课时,做了如下设计:
老师首先请同学们想办法用学具分别量出大小不同的圆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一个圆形水杯的周长时,老师问:“圆形花坛也能竖起来滚动吗?”这使学生不得不另辟蹊径,想出来“绕绳”的方法,而老师此时又将一个系有线绳的小球在空中旋转一圈,提出“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绕绳的方法来测量吗?”实践证明“滚动”和“绕绳”的方法都有局限性。老师趁势问:“正方形的周长是它边长的4倍,那么能不能探索出计算圆周长的普遍规律呢?”这一问题又一次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唤起全体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经过学生们的认真操作、观察、思考、实践、验证,终于发现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A
数学老师在数学课教学中充分展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B
数学老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C
谈话法是运用最广泛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普遍适用
D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讲授法
E
只有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才能让学生尽可能地发表不同的见解
正确答案 :B E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的相关知识
B项:材料中,数学老师通过提问鼓励学生思考,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E项:材料中,数学老师通过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A项: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材料中,数学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的是启发性原则,而非因材施教原则。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讲授法是运用最广泛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普遍适用。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数学老师是通过问答和演示的形式使学生获得知识。因此,数学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为演示法和问答法。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E。
相关试题
26.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乘法运算时,首先让学生知道乘法运算的目的是求出几个数字的积;其次让学生知道运算的对象是事物的数量;再者让学生知道运算的具体操作程序。按照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阶段理论,这属于( )。
一、判断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实验班,规范实施学生随机均衡编班,合理均衡配备师资。( )
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9.学习、背诵一系列英语单词时,常常很难记住全部的内容。一般来说,遗忘会有如下规律( )。
6.“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这句话体现的是教育的变迁功能。( )
【不定项】6.此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有( )。
37.下列属于教育行政法规的是( )。
8.翻转课堂的课前知识传授环节把学习的自主权和决定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提供相应的指导,从这个角度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理念。( )
3.下列选项中,属于美育的任务有( )。
18.注意的双加工理论认为,当信息通过过滤器置时,不被注意的信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 )
7.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教师会形成个性化的、独特的、富有规律性的做法。这些做法属于( )。
29.某幼儿爬凳子摔着了,该幼儿记住了这次教训,此后有一段时间离凳子远远地,根据布鲁纳的认知表征理论,这属于( )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