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对
解析
【事考帮答案】√。考查道德建设-社会公德。见义勇为是指不顾个人安危维护他人权益或安全的行为,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助人为乐包括:我为人人,遇难相帮,见危相救,热心公益。见义勇为是见危相救的表现之一。故本题对。
相关试题
我国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2018年对1982年宪法典进行了5次部分修改。( )
一个国家的实力,首先是指(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武装斗争实质是( )。
行政管理的权力基础是公共权力。()
通货膨胀对生产和流通的影响有( )。
38.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对经营者的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但不得采取的措施是( )。
供求机制的核心是( )。
106.公文处理应当坚持的原则有(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 )。
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
两个以上的行政主体对同一违法行为都有处罚管辖权的,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
间接调控是指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和指令性手段,对每个微观经济单位实施调控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