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差异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
D
顺序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由此可知,根据儿童学习的关键期组织教学活动,体现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故 C 项符合题意。
A 项: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自由地发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 项:阶段性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以便有效地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 项:顺序性要求教育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 C。
相关试题
24.成人和小孩做“藏猫猫”游戏,把手绢藏在身体背后,然后告诉孩子们手绢消失不见了。其中,一些小孩子就会信以为真,这说明他们处于( )。
91.人的兴趣一部分受遗传影响,一部分则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
31.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与学习书本科学知识的过程( )。
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是教育哲学家( )的观点
2.“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征。
92.非意志注意是指不需要做出什么意志努力的无意注意。( )
82.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点注重个人价值,注重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得到发展。( )
50.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来看,该事件对班主任工作的首要启示是( )。
86.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甚至可以说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14.一些国家的孩子进入育婴院后,因其教育条件差,往往失去了与成人进行社会交际的机会,这样环境下的孩子智力一般要比正常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差一些,这是因为影响他们能力形成的( )不一样。
48.材料提到了中学设置重点班和普通班,对此合理的看法( )。
74.下列选项中,其相应心理活动可以通过外显形式适度表现出来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