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社会契约取向
B
惩罚和服从取向
C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
D
好孩子取向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人的道德判断可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其中,处于习俗水平的儿童有了满足社会的愿望,比较关心别人的需要。这一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和尊重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试题
8.从教师的教来看,教学环节的基本顺序是( )。①评价 ②备课 ③辅导 ④上课
40.初中生小慧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一次考虑多重假设,希望同时兼顾多个属性,这种认知风格属于( )。
20.某校初一(1)班的班规规定“早读迟到者,罚做教室卫生一周”。该班同学李晓刚又迟到了,班主任找他谈话,李晓刚说:“班规是你说了算,又不是我同意的,我已经被罚了,你还找我干嘛?”可见,该班在制定班规时违背了( )。
19.每个人的心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含有健康或不健康的元素。
28.小林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一开始进步很快,但随后就没有什么进步甚至退步,妈妈和小林都很着急,老师却说这是正常现象。下列选项中可以解释老师说法的是( )。
34.加涅认为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是( )。
29.教师职业道德养成主要依靠自律,与外部环境和社会无关。
8.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13.刚去幼儿园时,洋洋由于对周围环境陌生,因此十分害怕,每次都在幼儿园门口哭闹不止。几天后,洋洋对环境逐渐适应,不再害怕去幼儿园了。这里洋洋所发生的变化属于学习。
5.杜威选择木工、金工、缝纫等直接经验形态的课程内容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职业技能。
3.针对上述两位教师的做法,评价正确的有( )。
2.在上述材料中,孔子了解学生的方法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