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阅读材料1,完成第71-72题
材料1:
小学科学《淀粉》一课,是一堂带有实验的课,其中“淀粉遇碘酒变为蓝紫色”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教师通常是拿出事先准备的淀粉,在告知学生淀粉的性质之后,做一个教学演示:将碘酒滴在淀粉上,验证淀粉的特性——遇碘酒会变成蓝紫色。某老师参与此次课程研究,相比以往有很大的改变。在她的课上,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不停地随着教师的指示动手做实验。可是,如果仔细分析,学生的行动实际上是对教师指令的被动回应:把指定的液体(碘酒)滴到指定的物品(淀粉)上,使之产生一种预定的变化(变成蓝紫色)。这样做,看似让学生观察与探究,实质上仍然停留在“告诉事实,验证结论”的水平,学生没能亲身经历主动观察与分辨的学习活动。
针对上述情况,教师改进课程状态:使用的“液体”增至黄酒、酱油、碘酒3种“物品”改为马铃薯、盐、面粉、米饭、糖等,放手让学生在各种“液体”与“物品”间“一对一”地“找朋友”,探究哪种“液体”碰到哪种“物品”会发生颜色变化?教师组织观察,学生亲自分类鉴别,从而得出淀粉的特有性质。
A
利用直观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感知,这就要求教师堂堂课“不空手”
B
在采用实验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已操作,不必给予指导
C
讲授法割断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复杂联系
D
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
正确答案 :A B
解析
【金标尺答案】AB。
【金标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教学——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A项: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但是直观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直观而直观。故A项符合题意。
B项: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给学生一定的建议和指导。故B项符合题意。
C项:讲授法把教学过程简化为教师讲授、学生以记忆和练习为主的被动接受过程;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讲-听”式,教师讲,学生听。它割断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复杂联系,割断了抽象的知识与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过程的复杂联系,压抑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B。
相关题集
相关试题
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 )。
36.“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助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50.某校教师李某体罚学生,经教育后不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学校可依法( )。
65.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发展认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适应包括( )。
46.教师经常运用奖励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这体现了桑代克学习理论中( )。
48.据教育部通报,某中学名男性教师在两年时间里,利用自己作为学校教导主任和教师身份对多名未成年女学生实施猥亵,后该教师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6个月。该教师的行为违反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 )。
51.“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强调的品德因素是( )。
( )也叫“助长性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
19.小伍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学生,她在学习时并不只是听课、做笔记和等待教师布置作业。还会预测自己需要多长时间完成作业,在考试前做好复习计划。小伍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
10.下列关于教师职业角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80.针对以上案例,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有( )。
79.关于上述案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