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准备活动
B
稳定状态
C
进入工作状态
D
恢复阶段
正确答案 :C
解析
【金标尺答案】C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运动生理学——人体机能变化的相关知识。极点出现后,运动者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坚持运动,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 渐减轻或消失,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心率趋于平稳,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继续运动下,这种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阶段 结束。故 C 符合题意。A 项:准备活动其目的是预先动员人体的生理机能,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在进入工作状态阶段之前。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 项:稳定状态是指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 项:恢复过程是指人体在健身锻炼、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过程中及结束后,生理机能和能源物质逐渐恢复与提高的过程。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C。
相关试题
34.某学生在拔河比赛时因憋气用力过度而昏倒,其原因可能是( )。
2.长期进行力量性运动的运动员心脏会出现( )。
2.通常来说,一个国家的人口受教育范围越广、受教育程度越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就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这体现的是教育的( )。
15.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是指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人体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必然趋势。人体生理机能调节包括( )。
20.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弱,教师要多采用直观性的教学方法,利用直观教具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这体现了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中的( )。
13.某人进行 100 米比赛时,假设平均步长为 2 米,平均步频为 4 步/秒,最后成绩应为( )。
7.在跳跃运动中,要使身体腾起得远或高,关键在于起跳时使身体获得最快的速度和适宜的起跳角度。( )
3.感受器根据其特化的程度、所在的部位和所接受刺激的来源分为外感受器,内感受器,本体感受器和( )。
56.在进行耐久跑的活动时,会有种生理现象一一“极点”出现,采用有深度和有节奏地呼吸可减轻“极点”的程度。( )
5.教师刘某在从教期间,因犯罪受到三年有期徒刑的处罚。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在100米跑中,主要的供能系统是乳酸能系统。( )
47.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 )的教学原则,被誉为“近代学校体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