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教育目的得以产生的依据是客观的
B
教育目的所包含的内容本身是客观的
C
教育目的的制定必须符合统治阶级利益
D
教育目的的实施必须立足社会现实
正确答案 :A B
解析
本题考察教育目的的特征。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的特点。目的必须以客观现实为前提,目的的提出要以客观的因果性和规律性为依据。具体表现为:1.教育目的得以产生的依据是客观的;2.教育目的所包含的内容本身是客观的。故AB符合题意。 C、D项: 为干扰选项,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B。
相关试题
( )是情绪表达的关键一步。
20.一般说来,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安排情节、描写环境等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故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这是一种外铄论的观点。( )
60.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下列关于人格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有(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下列先秦著作属于儒家的有( )。
下列诗句作者是杜甫的是( )
5.下列不属于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思维特征的是( )
10.《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方面,提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是( )。
15.下列是兼语短语的是(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长期性的特点。( )
18.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