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高内驱力
C
附属内驱力
D
自我效能感
正确答案 :A
相关试题
9.主张让儿童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出“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的教育家是( )。
12.一位新教师把大量时间花在维系自己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上,这表现其成长阶段处于美国学者福勒与布朗提出的生涯关注理论中的( )。
20.“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一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这便是教育的目的”这句话体现的教育目的观是( )。
14.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他所运用的教学策略是( )。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课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15分) (2)若指导三年级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15分)
11.鲁班由“茅草划破手”这一现象引发思考,发明了锯子。这种创造活动的心理机制属于( )。
23.简述态度和品德的培养方式。
17.下列有关学习动机与学校效果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学习难度大,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果好 ②学习难度大,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效果好 ③学习任务容易,学习动机水平高,学习效果好 ④学习任务容易,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效果好
8.学生小云学习了毛笔书法后,有助于她粉笔字的学习。这是( )
19.学生出现教师期待的行为后,教师发给小红星,学生可用小红星兑换奖励物或喜欢的活动。教师采用的方法是( )。
2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 (1)结合材料评析李老师的教学行为。(10分) (2)谈谈一堂好课的标准。(10分)
16.地理老师讲到地形时,使用彩色图片的效果比只用黑白图片的效果好,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