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人们对科普作品文艺性的期待越来越高
B
文学艺术是推动科普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C
事实上,科普本身就具有文学性
D
如何兼顾科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是当务之急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语句填充题。待填句位于文段中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待填句前文首先引入话题,指出普通人与科技的关系愈发紧密,科普逐渐进入日常生活;紧接着提出问题即对科普创新有了高要求,并对高要求进行了具体说明;然后提出对策即要在科普创新中增添文艺元素。待填句后文指出老一辈科学工作者已经用到了文学力量,并进行举例说明。因此待填句应概括前后文,表示科普已经具有文艺元素了。对应选项,C项契合文意,当选。A、B两项,“期待越来越高”“重要驱动力”均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排除;D项,“如何兼顾”表述不明确,文段已明确提出通过增添文艺性来进行科普创新,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项。
【文段出处】《科普不妨用用“文艺梗”》
相关试题
17.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为世人呈现了灿烂的文化,酿酒、缫丝、造纸,制瓷都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智慧的结晶,是工匠技艺与科学知识的完美融合,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24.为了向公众传播科学,科学媒体将艰深晦涩的科学理论与科学项目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公众透过科学媒体了解科学的发展动态。然而,某些媒体创作的科学故事并未真实反映科学的本来面目,为使科学故事引人入胜,对科学研究进行了筛选、改造,忽略了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同时又放大了科学研究的局部片段。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碎片化阅读行为使公众更加无法对科学有全面真实的了解。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
某单位共有240名员工,其中订阅A期刊的有125人,订阅B期刊的有126人,订阅C期刊的有135人,订阅A、B期刊的有57人,订阅A、C期刊的有73人,订阅3种期刊的有31人,此外,还有17人没有订阅这三种期刊中的任何一种。问订阅B、C期刊的有多少人?( )
23.在信息流动中,个体几乎居于风险的主要位置,即要承载由不确定风险所带来的所有后果。但是就信息获得、披露与结果承受等角度而言,个体基本上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掌控相应风险或获得更为对称信息的,却是掌握个人信息的平台或企业一方。因此,往往是有风险者无法负担风险,而风险掌控者却可能在负担风险之时“缺席”。这段文字接下来最有可能讨论的是( )。
63.互动电影的妙处就在于,“一切的选择都在于你。”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是选择偷车 还是逃跑?在面临生命威胁时,是选择乖乖配合还是从中破坏?在短短几秒钟内,观众必须_______,按下按钮,而一个个看似_______的决定最后会累积出截然不同的结果。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4.25亿人次,占全体网民的53.05%,用户使用率为53.0%。网络直播在中国的繁荣有其社会和心理根源,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摆脱网络直播“低俗化”标签就存在难度。现今,虽有政府监管,但仍存在个别违法违规的主播和平台,他们的违规行为具有吸引眼球的效果,媒体往往对这类新闻报道关注较多,加深了公众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是因为有关网络直播的正面信息到达公众的路径较少。无论是个别小平台的违规行为,还是主播个人行为,在报道标题中往往强调“直播”字眼,指向了整个网络直播行业。 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
17.最早对莫高窟进行保护的前辈们,大都是从事绘画、雕塑方面的艺术家,而非文物保护专家。面对破败凋敝的石窟、岌岌可危的壁画,他们意识到保护文物是______的任务。当时国内还没有形成______的保护理念,而常书鸿等艺术家们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原状保护的原则,这与西方的文物保护理念______,之后的修缮工作都是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鸟笼效应是指人们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之后,会在此基础上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符合鸟笼效应的是( )。
同病异治是指中医对相同疾病采取不同的治法,达到治病求本的治疗效果;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症状,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中医治疗方法。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异病同治的是( )。
7.在自然界中,有些植物的营养器官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或行使特殊的生理功能,会发生形态结构上的变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所有的地震都是以P波开始的,这些P波移动快速,使地面发生上下震动,造成的破坏较小。下一个是S波,它的移动很慢,使地面前后、左右晃动,破坏性极大。早期预警系统通过测量P波沿地面移动的情况,来预测S波所造成的影响,然后发出警报。然而,从事此类系统工作的科学家们发现,事实上人们并没有多少时间为大地震做好准备。要得到上述结论,需要补充的最重要前提是( )。
人工智能和人类心灵最根本的差异在哪里呢?人工智能可以模拟人类心灵的很多重要特征,比如自主性。但这仅仅是模仿,因为自主性概念本质上是排斥模仿的。而且,自主性还会涉及我们的行动和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又很难实现,因为数据的完全共享性与自我意识的个体性难以兼容。另外,我们的认知、知觉和行动模块里面又存在现象性。即使我们了解清楚了大脑的一切构造,在我们的物理世界里面也无法做出这种现象性的东西来,这就是所谓的意识的“难问题”。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