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秦老师在教授《咏雪》时,是这样教学的:屏幕显示了大雪由空中飘飘扬扬地落下来,这时,音乐响了起来......导入课题后,秦老师请学生先自读课文,然后提问:“雪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观察。”随即将雪的图片投影在屏幕上。接着教师范读,学生默读,默读完毕后请学生相互当小老师讲解不太熟悉的字词,秦老师在旁边起到辅助补充的作用。秦老师准备了老爷爷、年轻人、年轻妇人的泥塑,用泥塑帮学生区分并理清了谢太傅、谢朗、谢道韫之间的人物关系。讲解完字词后,秦老师点了几个学生来读课文,都读得声情并茂,得到了教师的表扬。最后全班齐读,教师点评总结。
在分析文章内容时,请学生找出写雪的句子,在分析写雪的佳句时,教师问:“同学们,谢朗和谢道韫说的两句话你们觉得哪一句更贴切呢?”乙同学说:“谢道韫写得好,柳絮也很白。”教师说:“老师赞成这位同学的观点。”甲同学又起来回答说:“谢朗写得好,因为雪和盐都是白色的”教师点头说:“这是你个人的看法,我不这样认为。”又点了教师又问下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谢道韫写得更好?”学生纷纷举手,几个学生的回答都差不多,教师都予以肯定。甲同学也举了手,但直到下课秦老师都没有点甲同学。课后,甲同学说,他不但看了《百科全书》,还上网搜索了相关信息,觉得不解,他认为还是谢朗写得好,因为盐除了和雪花一样白,还写出了雪的重量很轻......
A
网络时代,“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B
该教师采用了多种形式朗读,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的主体性
C
课堂上秦老师应对甲回答的方式,说明教师需要终身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D
甲同学对盐和雪的探究,说明他的求异思维能力比较强
正确答案 :A C D
解析
本题考查教育理论—教师和学生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出自韩愈的《师说》。其意思为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在对待甲同学的方式上,秦老师处理不够圆润,反而是甲同学打破砂锅问到底。故A项符合题意。
针对甲的回答,秦老师直接说不赞同,却没有给甲同学解释自己不赞同的理由,导致甲同学课后仍然不解。秦老师除了要学习本篇文章更好的讲解方法,还要学习如何处理学生的疑惑。故C项符合题意。
甲同学认为谢朗写得更好,为此下课了还去求证自己的想法,这表现了甲同学的求异思维。故D项符合题意。
B项:秦老师的教学中虽有多种读的方式,但都是老师预设的,并不能体现学生主体性。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CD。
相关题集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73—74题74.从上述案例你能得到的启示有( )。
下列哪个选项属于我国教育立法程序( )。
36.未成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使未满( )周岁或由于身体、心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处于无人看护的状态。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77—78题。77.关于该教师的教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73—74题针对上述两位老师的做法,说法正确的是(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75—7675.吕老师接下来正确的做法是( )。
( )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 )。①概念②辨别③规则④高级规则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79—80题79.针对该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3.宋老师根据学生( )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这一美育要求,开展了一次“我来为党国过生日”的主题绘画活动。
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这体现了教育具有( )。
孟禄认为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他承认模仿即使是最初的教育形式和手段,也是教育的本质,他所持的观点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