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创造思维
B
聚合思维
C
发散思维
D
直觉思维
正确答案 :C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分类。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教师在课堂上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体现的是发散思维。故C项符合题意。
A项:创造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表现为打破惯常解决问题的程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主要有三个特征: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聚合思维又称为求同思维、集中思维和辐合思维等。聚合思维是把广阔的思路聚集成一个焦点的方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直觉思维也称非逻辑思维,它是一种没有完整的分析过程与逻辑程序,依靠灵感或顿悟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和结论的思维。这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具有直接性、敏捷性、简缩性、跳跃性等特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
相关试题
小倩是家中的独生女,一家人过分溺爱她,使她养成不良的性格特点,但进入幼儿园后,过的是集体生活,接受良好的教育,不良的性格特征逐渐得到改变,这体现性格的( )。
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不同的观念,这是思维( )的表现。
30.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被试者是一对出生46周的同卵双生子A和B。格赛尔先让A每天进行10分钟的爬梯实验,B则不进行这种训练。6周后,A爬5级梯只需26秒,而B确需45秒。从第7周开始,格赛尔对B连续进行两周爬梯训练,结果B反而超过了A,只要10秒就爬上了5级梯。这个实验说明教育的重要条件是( )。
25.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就儿童心理发展观提出了( )。
19.人们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是( )。
29.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整天和油漆打交道的油漆工人能分辨400-500种不同的漆色,这种能力的形成是因为受到了( )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学习材料两端的项目学习快、记得牢,而中间部分总是学得慢、记得差些,可用于解释这种知识遗忘的理论是( )
小明一边唱歌,一边跳舞,这属于注意的( )品质。
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期经常蹲在人来人往、嘈杂喧闹的长沙城门口看书学习,是为了培养( )。
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 )。
16.大学生在教室内认真地听讲,突然从教室外走进一个人,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视线指向他。这种注意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