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夸张
B
联想
C
黏合
D
典型化
正确答案 :D
解析
【金标尺答案】D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想象——想象的加工方式。
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共同的、最有代表性的特征集中在某一具体的事物上,从而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故D项符合题意。
A项:夸张是指改变事物的正常特点,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或强调,使其增大、缩小、数量变化的过程。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联想是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或由于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不属于想象的加工方式。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粘合是指把两种或以上的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
相关题集
相关试题
19.在学习“哺乳动物”这个概念时,先给学生提供很多哺乳动物的例子,例如斑马、狗、狐、象、豹子等。得让学生总结哺乳动物的关键特征。这个过程属于( )
33.詹姆斯认为,可以将人类的自我意识分成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下列属于人的自我意识产生的一个标志是( )
17.形式教育以( )为基础,这种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的各种能力,如感觉、思维、记忆等彼此分别独立的实体,这些实体可以分别进行训练,提高能力以后,可以迁移到任何别的对象上去。
18.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清政府于1862年设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并在( )中以法令形式确定下来,随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60.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通过( )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如果失去了平衡,需要改变行为重建平衡。
53.“元认知”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的,他于1976年在《认知发展》一书当中首次提出了“元认知”这个概念,其结构包括( )
62.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
64.最早运用马克思主文观点阐述教育学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
初三学生小吴每次—想到上学就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对老师也有抵触情绪,成绩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其最有可能患有( )。
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度识记”,是指达到一次次完全正确再现后继续识记的记忆。
教师讲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授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上述体现了一堂好课应具备哪项基本要求?( )
82.共同要素说又称相同要素说,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