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
正确
x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察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其中,不平衡性是指学生的身心发展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样,不同机能的发展是不同步的。所以,学生的发展并非是均衡和匀速的。
故本题说法是错误的。
相关试题
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10.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功能包括( )。
14.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表现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同时教育还再生产( )。
8.指出下列人物中,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 )。
18.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般在4岁。
2.“拔苗助长”违背了循序渐进原则。
22.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教育工作要适时和掌握关键期。
5.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功能包括( )。
13.校园文化可以细分为( )。
21.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个体主观能动性。
2.决定教育事业领导权的是( )。
“有的学生情感深沉、含蓄, 而有的表现为奔放、热烈。 ”这说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