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解析
(1)首先,学生是独特的人。要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 其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具有发展潜力与可塑性,我们不应该以学生现有水平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要看到学生未来可能的发展,并且激发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发展。 (2)首先,教师遵循了疏导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其次,教师的做法遵循了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以发挥整体影响的教育作用。
相关试题
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公共事业,为全体人民服务,注重公平性和大众性,这体现了现代教育的( )。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是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的( )。
65.下列关于气质和性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
20.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
5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制定主体是( )。
21.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
3.“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
18.“藏息相辅”这一教学思想的要点在于( )。
48.对学生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主要侵犯了学生的( )。
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之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强调教学应重视( )。
“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