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正确答案 :C
解析
惩罚的概念:有机体做出某一行为反应的结果,降低了该行为以后发生概率的过程。
相关试题
6.我国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国文化,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 )。
25.现代教育家( )被称为“万世师表”。
41.“望梅止渴”体现了反射的原理。下列关于这一反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在北京奥运会上,很多游泳运动员穿着“造鱼皮”的游泳衣进行比赛,这种泳衣的发明创造活动体现了哪种心理影响机制?( )
17.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
三、多选题1.根据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学评价可分为( )。
21.儿童经过反复学习,当看到或听到“杯子”一词时,知道它的读音或者懂得拿起“杯子”这种实物,这是概念学习的结果。
26.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的是( )。
如果某学生认为,凡是遭到批评的行为都是坏行为,而不会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行为, 这个学生的道德发展应该处在柯尔伯格所说的( )。
我国古代的( )认为获得知识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个途径。
29.教育目的的结构层次有上下位次之分,依次为( )。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