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11
B
12
C
13
D
14
正确答案 :B
解析
B 【解析】牛吃草问题。
解题重点:掌握牛吃草的公式y=(n-x)×t。
解题过程:设草原上原有草量为y,草的生长速度为x,可供21头牛吃t周。根据题意可列式:y=(27-x)×6=(23-x)×9=(21-x)×t,解得t=12,即可供21头牛吃12周。故本题答案为B项。
相关试题
73.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②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了有声无形的窘境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三、阅读理解36.城墙是古代城市的标志,也是研究城市发展的独特角度。对中国城墙的描述,自古以来就大量出现在正史、方志、文学作品或绘图绘画中,并且是都城学、规划学、军事学等多门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这说明城墙并非一堵“墙”那么简单。可以说,每一座古城墙,都是一本厚重的书,每一块城砖、每一座城门、每一段护城河,都是这本书中的一行一页。面对如此厚重的中国城墙,我们当心存敬畏。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74.某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成果显示:吃白米饭最多的人和最少的人相比,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55%。有人据此得出结论,多吃白米饭易患糖尿病。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
3.73,91,111,133,157,( )
72.①从战国到魏晋长达八百年的岁月里,中国人主要用竹简写字、刻字、著书立说②中国先民不仅编竹为筏,还将竹片作为文字的载体③孔子因勤于读书,把牛皮绳多次翻断。于是有了“韦编三绝”的佳话④儒家经典很多写在竹简上⑤人们先砍竹削片,晒干后钻孔,再用牛皮绳串起来编结成书,就是所谓的“韦编”⑥由于竹简的利用、中国文字记载的经典得以保存传世,可以说竹子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及历史文献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50.长期处于草根状态的民间文化,太多难有连续性的书面记载。“非遗”申报的制度化要求,使申报本身成为步履维艰、绞尽脑汁的过程。最终,可能表格填得工工整整,视频也做得精美绝伦,但在一定程度上,却是将原本活态的文化形式化的过程。如此,便失去了申报“非遗”最初的意义与目的。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100.关于S省和R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能够从资料中推出的是( )。
27.钢铁水泥铸造的城市让人们的内心也如钢铁一般坚硬、冷漠,我要离开这一切,独自去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来到这个小湖边,久居_____都市的现代人,面对这片宁静之水,心里的各种欲念都会悄然____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68.颠倒乾坤:大开眼界( )
49.我们在阅读时,大脑左右半球的分工不同,左脑先理解后记忆,记忆慢,遗忘快,更适合记忆的消化、吸收;而右脑则会将语言变成图像,可以大量、快速地记忆,且记忆质量很高,一旦记住就很难忘掉。也就是说,当右脑分析一个词时,比如阅读到“猫”这个词时,就会自动在右脑影像库中搜寻猫的形象,然后将猫这个词与它的图片链接在一起,加深印象。如果是分析一句话,比如“猫在睡觉”,影像库中可能出现的就是一只猫在太阳底下蜷成一团睡觉的图像,或许还夹杂着轻微的鼾声。因此,语言对大脑会有更进一步的刺激,所以听书有时比阅读还多出了一道工序——声音的符号化。这段文字接下来可能说的是( )。
17.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向B匀速跑步,当甲跑到B时,乙离B还有20米,丙离B还有40米;当乙跑到B时,丙离B还有24米。则A、B相距( )米。
32.生活离不开消费,而除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生活消费外,如今文化消费所占据的比重也越来越高。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的文化消费场所更是多种多样。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娱乐需求。那么在众多文化消费场所中,哪些更受消费者的青睐呢?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介绍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