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主观感觉
B
客观检查
C
骨龄检测
D
运动量统计
正确答案 :A B
解析
AB
本题考查运动生理学——运动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判断运动性疲劳的常用方法有主观感觉,客观检查和教学者观察。故AB项符合题意。
C项:骨龄常用来测量生理学年龄,不属于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运动量大小因锻炼者体质、运动经历而异,单纯以此来判断运动性疲劳可能出现偏差。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AB。
相关试题
35. 某小学计划开展 3 年级篮球比赛,为降低比赛难度,教师可采取的改造方式有(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1. 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 年版) 》,以学习攀、爬、钻、跑、接等基本身体活动方法为学习目标的是( )。
5.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是( )。
52. 篮球投篮时,适当增大投射角、可增加入射面积。从而提高投篮命中率。( )
47. 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肌肉的功能性肥大和肌肉的力量增加。( )
33. 排球扣球时,参与手臂鞭打动作的主要肌肉有( )。
13. 人体半月板位于( )。
4.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 )。
23. 根据田径竞赛规则要求,只有六条跑道的田径场,其跑道宽是( )。
63. 简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评价内容。
6. 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 )。
54. 学习排球正面下手发球时,练习者两脚应左右开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