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奖励比惩罚的效果好
B
奖励和惩罚不需要考虑个别差异
C
过多使用外部奖励可能削弱内部动机
D
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其效果关键取决于技巧
正确答案 :B
解析
【答案】B
相关试题
某初中为提高生源质量,自行组织入学考试,实行跨学区招生。该校的做法()
一、判断题(共 27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7 分。下列各项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 0 分。)1.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化”口号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主要有( )。
119.某校组织学生到公园参观,教师事先反复强调注意事项和遵守纪律,学生王某(11岁)对教师的强调置之不理,自行攀爬公园内标有“禁止攀爬”告示的假山,结果导致骨折。为王某骨折负责的应该是( )。
21.学校事故导致学生人身损害的,不论学校的行为是否违法,学校都应当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
不属于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的是( )。
13.做笔记是促进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有效方法。( )
四、案例分析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根据下面资料,作答1、2题。【资料】一位语文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一位学生作文写得不错,在随后的语文课上,该老师在班级里念这位学生的作文,当进行到一半时,班里许多同学打断了老师,大声说,该作文是抄袭的。语文老 师灵机一动,问全班同学,这篇作文写得好不好?同学回答:“好是好,但是该作文是抄袭……”老师打断学 生们并大声问道:“我问的是作文好不好!”全班学生都大声回答: “好!”语文老师说,欢迎大家摘录精彩、 生动的文章作为己用,多看些精妙的文章对提高写作水平有帮助。 后来班级同学积极学习,抄袭文章的那位同学说:“老师的这次教育学习,让我一生都难以忘记!” 1.关于语文老师的做法,正确的观点是( )。
30.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 )。
三、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下列可以归入隐性课程的是( )
31.研究显示,教师在班上经常训斥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会使该行为(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