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客体客观性
B
主体客观性
C
客体永恒性
D
主体永恒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包括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认知上的两大成就——客体永恒性和表象思维;2.前运算阶段(2-7岁):不能理解守恒;思维不可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可逆有抽象思维;去自我中心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可进行抽象思维和纯符号运算。故此题选C。
相关试题
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
62. 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按照( )由事业单位或者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决定。
25.依照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哪项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
家长要求孩子快点做作业。做完之后就可以看电视了,看电视对孩子来讲是( )。
37.在小学二年级的课堂,有些过分焦急的学生不举手就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时老师可以不理会他们,点那些举手的学生起来回答问题,老师这么做的原理是( )。
教师的能力素养包括基础能力素养、职业能力素养和育人能力素养。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
( )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个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5.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从满八周岁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
按照埃里克森的观点,6/7岁-12岁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培养( )。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年龄分期,主张体育、德育、智育的渗透教育思想的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