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
对
x
错
正确答案 :错
解析
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是指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并不是说对待他们的态度有所差别,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一视同仁。故本题说法错误。
相关试题
2.在上述材料中,孔子了解学生的方法有( )。
4.从上述案例,你能得到的启示有( )。
9.学生心理内部矛盾是思想品德发展的动力。
23.皮亚杰在儿童的观察中发现了“集体的独白”现象,即在团体中每个个体都在高兴地讨论事情,但仔细听却发现他们之间并没有实际的交谈和互动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个体处在认知发展的( )。
4.为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这里包含的教育法律规范构成要素( )。
11.同一堂课中,有的学生专心听讲,有的学生心不在焉,长此以往,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差异。这主要体现了( )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25.教育法律救济的行政救济、司法救济是由国家机关运用国家强制力实施的。
17.康康的妈妈答应康康,只要他这学期能考进班里前10名,就给他买梦寐以求的汽车模型,为此康康的学习比平时努力多了。这里康康的学习动机属于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15.关于记忆遗忘的原因,艾宾浩斯认为遗忘不是痕迹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
12.布鲁纳提出的发现学习指的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的学习。
38.下列关于成就动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