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
B
体谅模式
C
社会行动模式
D
价值澄清模式
正确答案 :B
解析
【金标尺解析】本题考查德育过程的理论。
德育过程的理论(德育模式)主要包括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体谅关心模式和社会学习模式。其中,体谅关心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其目的在于发展个体体谅他人的动机,学会换位思考。由此可知,题干描述为体谅模式。故 B 项符合题意。
A 项: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 项:社会行动模式的提出者为纽曼,该模式旨在教学生如何影响公共政策,有鲜明的行动取向。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 项:价值澄清模式认为,要创造条件,利用一切有效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价值观,并把其公之于众,这对他们进行正确选择并付诸行动是有意义的。不符
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 B。
相关试题
3.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共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9.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不是以权威者的面目出现,而是由学生来描述和评价,教师帮助学生制定计划,执行过程中指导学生修改完善计划,并争取家长和其他教师的协作。该教师采用的策略是( )。
小明酷爱篮球,有一次因为打篮球而与隔壁班的同学发生冲突,大打出手。老师为了让小明吸取教训,规定他未来一周都不能打篮球。老师的做法属于( )。
4.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包括( )。
10.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流派主张课程的主体是( )。
2.“教师的身体可以退出教育进程,精神却永远融入了学生的心灵,滋润看学生的未来生活,他是无法完全从学生那里隐退出去的。学生是教师内在素质的体现者,教师借学生之身巧妙地扩展着自己,在这里,学生的一举一动都反映着教师的影子,学生的生命就是教师的生命,学生的成败深切地牵动着教师的心灵。”这段话反映出教师劳动的特征有( )。
26.“杨老师,排队的时候甜甜推了我一把”“李老师,小宝老是在说话”...孩子上幼儿园后到学龄初期,很多老师都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变得爱告状了。这种现象说明( )。
32.以下符合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的观点是( )。
24.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仪表修饰无关。( )
8.学校中教师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合作与竞争的统一。( )
学习热胀冷缩原理后,很容易掌握各种金属的一般特征,它是一种具体迁移。( )
13.期中考试后,吴老师在分析试卷时发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失分较多,于是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并作出调整。这说明教育评价具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