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解析
【金标尺答案】
(1)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发现课堂问题,为进一步改进教案、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材料中的教师做好了课前备课,但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他没有想到过的孩子们的提问点应该是教师认真思考与处理的地方。(2)课后反思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提高。课后老师认真反思,吸取教训,捕捉课堂教学中的感悟点,并将教学感受记录下来,这是最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既可以及时纠正错误,传播经验,又可以为第二节备课或研究提供素材,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备课能力与研究能力。
相关试题
20.一位教师在给他所教学生的作文判分时,将学生现在写的作文与过去写的作文进行对比,有进步的,其成绩都判为优。这一评价类型属于( )。
19.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径和措施是( )。
17.乌申斯基认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进行思维。该观点要求小学教学应当遵循( )。
10.某学生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并且具备补偿与可逆的思维能力。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该生的认知发展处于( )。
3.张老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交通协管员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张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三、材料分析题24.杨老师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导入∶同学们,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甲猴一块。乙猴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乙猴两块。丙猴更贪吃,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了丙猴三块。老师想问问同学们,是不是最贪吃的丙猴分得最多呢?猴王为什么要这么切呢?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你就清楚了。(1)评价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导入环节。(2)小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常用的导入方式有哪些?
22.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
23.简述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及其贯彻要求。
10.李老师在教学生区分形近字“渴”“竭”“竭”“谒”时,将四个字相同的右半部分用白色粉笔写出,相异的左半部分用彩色粉笔标出。李老师运用了知觉的( )。
14.某学校改善教学设施,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学习到了非预期的知识、价值观、规范和态度。这类课程是( )。
8.一线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和本单位的成员进行共同合作,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属于( )。
16.在上地理课时,教师在课堂上利用PPT给学生直观地展示地球的形状和位置,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教材。这属于教学过程的( )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