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购物车

APP下载

扫码下载金标尺教师APP

回顶部

搜题
APP下载

扫码下载金标尺教师APP

简答题 31.材料:
作为一名初二班主任,我总为一些学生担心,尤其是张强同学。他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
对于是否继续留在学校读书进行着思想斗争。张强是一个内向的学生,在家中排行老三。他的哥哥和姐姐都没有读完中学,他的父母也没有中学毕业,他的家庭对他的学习不能提供任何帮助。目前,张强的主要问题是经常旷课。最近一次期中考试,他有两门主课没及格。当我找他谈话时,他告诉我:在刚上初中时,他在学习上就遇到了麻烦,而且感到很无助。他开始觉得自己笨,而且越认为自己笨就越不愿意努力,他的成绩也就更差,这也使得老师认为他很笨,并把他作为笨学生来处理,如给他布置简单的学习任务,最后干脆把他编到“差班”去。于是,他开始不来学校了,而老师除了把他不来上学的事情告诉他的家长外,其他什么努力也没有做。他曾经回到学校一段时间,但那只是因为不想让老师再找家长的麻烦,之后他便又经常不去学校了。我问他,如果辍学了他会做什么。他说他的哥哥姐姐都辍学了,而且都找到了工作,哥哥做建筑工,姐姐在宾馆做招待,他们有钱花,而且没有人会因为他们没有完成中学学业而刁难他们。他也想去打工,他可能会买一辆汽车四处游玩。他认为以前别人所说的辍学可能会带来许多糟糕的后果其实都是假的,学校无法帮助他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在学校只是浪费时间。
问题:
(1)试分别用行为主义理论和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分析张强同学想辍学的原因。(10分)
(2)试分别用归因理论和自我价值感理论分析张强同学不愿意努力学习的原因。(8分)

解析

【金标尺答案及解析】
本题考查行为主义理论;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归因理论;自我价值感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从而获得新的经验的过程。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张强同学在成绩不好、被老师当作差生对待、老师找家长的麻烦等不利刺激的作用下,产生了想辍学的念头。
社会认知学习理论把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参与性学习是通过实践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习,实际上就是在做中学习;替代性学习是通过观察别人而进行的学习,即观察学习。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是人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材料中,张强的哥哥姐姐都辍学了,而且都找到了工作。张强通过观察哥哥姐姐的行为,认识到辍学并不会带来糟糕的事情,进而坚定了辍学的念头。
(2)韦纳是归因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机遇)、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同时,维纳认为这六个因素可归为三个维度,内在性(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能力属于内部、稳定、不可控因素,努力程度属于内部、不稳定、可控因索,任务难度属于外部、稳定、不可控因素,运气属于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身心状态属于内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外界环境属于外部、不稳定、不可控因素。材料中的张强把学习成绩差归因千自己笨,即能力低。这种错误的归因方式导致张强产生习得性无助感,越来越不努力学习。
自我价值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科温顿提出的。科温顿的自我价值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当自己的自我价值受到威胁时,人们将竭力维护。在学校,学生的价值通常来自他们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根据自我价值理论,学校无法帮助张强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他认为在学校只是浪费时间,即学习尤法维护张强的自我价值感。这是张强不愿意努力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