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36~40题。
提到生物质,也许你能马上联想到我们餐桌上的粮食、房间里的木质家具、公园里的鲜花绿草,等等。但你是否知道,我们可以拿这些再普通不过的生物质,甚至是农林废弃物,比如秸秆来替代石油,生产汽油、柴油、服装、药品、高性能材料吗?
这就是生物炼制——以地球上可不断再生的生物质为资源,通过化工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加工过程,将其转变为能源、化学品、原材料等,使其能够部分或者全部替代石化炼制的产品链条。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可以改变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与石化炼制相比,生物炼制在原料选择及加工方式上发生了根本转变。地球上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如遍布陆地的植物以及遍布海洋的微藻等,这些生物质资源是可再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生物质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又可以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消耗掉,因此整个过程是一个可循环的生态工业过程,理论上可以实现碳的零排放。
那么,生物炼制是如何进行的呢?以我们比较熟悉的玉米为例,玉米全身都是宝,无论是玉米粒籽还是秸秆、穗轴都可以用作生物炼制的原料。玉米粒籽富含淀粉、蛋白质和油脂,玉米秸秆富含纤维素、半纤素等碳水化合物。通过现代化学加工的方法,可以将玉米蕴含的这些成分进行分离,获得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油脂和蛋白质等基础原料。
这些基础原料既可以直接作为产品,又可以进一步深加工。其中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进一步在酶催化或者化学催化的作用下分解成五碳糖和六碳糖,这两类糖可以直接作为质生物发酵的原料合成二碳到六碳的平台化合物、如乙醇、乳酸、丁二醇等,木质素可以作为原料通过化学催化生成芳烃类化合物。二碳到六碳的平台化合物及芳烃类化合物又可以作为基础的化工原料,通过现代的有机化学工业体系合成纤维、塑料、橡股(疑应为“橡胶”)、医药品、化肥、表药(疑应为“农药”)等。玉米油脂可以在脂肪酶的催化下合成生物柴油。生物柴油、乙醇、丁醇等可以作为能源产品,用作燃料供汽车、飞机及轮船等使用。由此可见,经过生物炼制的玉米将变成一个资源宝藏,生产出传统上由石油才能炼制出的各种产品。
玉米只是众多生物质资源中的一种,目前化学化工专家们正在瞄准其他更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作为生物炼制的原料,例如非粮农作物、大量废弃的农作物秸秆、甘蔗渣、林业废弃物、微藻等。通过这些资源的开发,能够在保证粮食资源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生物炼制的快速发展。
世界各个国家也在紧锣密鼓地制定各自的生物炼制路线图,实现化石经济到生物经济的转变。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以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和清洁的加工方式为基础的生物炼制,可以从根本上转变我们对资源的加工和利用过程,实现工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A
目前我国生物质利用新兴领域中领先于世界各国
B
生物经济不久将要替代化石经济
C
生物炼制将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
D
工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取决于生物炼制技术的不断提高
正确答案 :C
解析
C 【解析】细节理解题。C项,根据“在不久的将来,以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和清洁的加工方式为基础的生物炼制,可以从根本上转变我们对资源的加工和利用过程,实现工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可知,生物炼制通过对资源的加工和利用过程,进而实现工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对应可以改变我们的工业生活影响我们的生态生活环境,当选。
A项,文段并未提到我国生物质利用新兴领域是否领先于世界各国,无中生有,排除;
B项,文段并未提到生物经济不久会彻底替代化石经济,表述错误,排除;
D项,根据“在不久的将来,以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和清洁的加工方式为基础的生物炼制,可以从根本上转变我们对资源的加工和利用过程,实现工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可知,实现工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可以通过生物炼制技术实现,但不是实现的唯一途径,选项“取决于”表达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为C项。
【文段出处】《生物炼制: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相关试题
13.长江经济带的各个地区、每个城市都应该也必须有推动自身发展的意愿,这_____,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从整体出发,树立“_____”思想,把自身发展放到协同发展的大局之中,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条鱼还是很有本事,我看到鱼钩勾住了嘴角,而它却紧闭嘴巴,鱼钩的伤害算不得什么,饥饿的煎熬以及跟一个它_____的对象较量才是根本问题。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
82.古诗文中常使用借代词,下列借代词及其涵义对应正确的是( )。
34.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52.正误:是非
三、类比推理,共6题。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68.飞机:汽车
83.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书法成就,说法正确的是( )。
25.对农民来说,进城务工主要是工业化和政策调整给他们增加的一个新的生计方式。因此,当农民务工潮在乡镇企业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时,农民普遍采取“离土不离乡”的模式,只是后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才演变成全国范围内的进城务工潮。也就是说,农民进城主要是为了打工挣钱,至于是否定居城市,实现人口学意义上的“永久性迁移”,要根据生计状况进行再决策。上述材料主要讨论的是( )。
【例2】甲、乙、丙、丁四人讨论本班同学完成作业的情况。甲说:班里所有同学都写完了作业。乙说:如果小李写完了作业,那么小赵就没有写完作业。丙说:小李写完了作业。丁说:班里有人没有写完作业。 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不对,那么可推出下列哪项?( )
78.“暗香疏影”取自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后人以此描写( )。
30.根据以上段落,李渔用上好的花雕酒腌制螃蟹,目的是( )。
12.国际上各民族各国家_____历史、习俗、文化、地理环境等原因造成了语音、语法及表达差异,_____作为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工具的语言功能却是相同的。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