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获得快感
B
获得认同
C
获得名誉
D
获得物质
正确答案 :B C D
解析
BCD
本题考查体育心理学——运动动机。
社会性动机:为获得社会认同、交往、名誉、物质等原因参加运动锻炼的动机。故BCD项符合题意。
A项:根据学生心理动因的内外需要分为生物性动机:为获得运动快感、心理宣泄、生理需要等原因参加运动锻炼的动机。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CD。
相关试题
2.如何从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出发,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8.根据被模拟系统的不同,可将模拟训练分为言语图像模拟和实战情景模拟两类。( )
6.外部表象是指以内心体验的形式,表象自己正在做各种动作。( )
33.在完成决断的数量少、备选范围比较狭窄、速度要求不快的运动技能,其适宜的唤醒水平就( )。
4.一般来说,运动技能越复杂,其适宜的唤醒水平就相对越低。( )
7.下列属于负迁移的运动是( )。
34.在动作技能的( )阶段要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不应该过度强调动作技术的细节。
5.依据“倒U形假说”理论,在竞技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要获得最佳成绩,应处于哪一种唤醒水平?( )
三、判断题1.某学生通过自己动作技能的展示,想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赏识,该运动动机是内部动机。( )
7.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其实并不具有明显的阶段,技能形成的各个阶段划分是相对的。( )
50.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就是( )。
2.学生有意识地探究或参与某一运动项目所表现出的心理倾向,在体育心理学中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