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尺教师APP
考教师 金标尺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金标尺教师
A
原型定向
B
原型模仿
C
原型内化
D
原型操作
正确答案 :C
相关试题
6.小学生极易出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现象。这反映的学生的特点是( )。
17.乌申斯基认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进行思维。该观点要求小学教学应当遵循( )。
二、简答题21.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6.在上地理课时,教师在课堂上利用PPT给学生直观地展示地球的形状和位置,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教材。这属于教学过程的( )阶段。
22.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
7.依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主要关注“我怎样上好一节课”的教师,处于专业发展的( )。
23.简述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及其贯彻要求。
三、教学设计题2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2)如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
10.李老师在教学生区分形近字“渴”“竭”“竭”“谒”时,将四个字相同的右半部分用白色粉笔写出,相异的左半部分用彩色粉笔标出。李老师运用了知觉的( )。
3.张老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交通协管员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张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三、材料分析题24.杨老师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导入∶同学们,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甲猴一块。乙猴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乙猴两块。丙猴更贪吃,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了丙猴三块。老师想问问同学们,是不是最贪吃的丙猴分得最多呢?猴王为什么要这么切呢?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你就清楚了。(1)评价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导入环节。(2)小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常用的导入方式有哪些?
4.在我国,最早规定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